空调房,毒太阳,您的三叉神经还好吗?

2017-08-12 来源: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

  近日台风过境,上海的最高温度从42度降到了37度,不过依旧热浪灼人。每天从空调房出去,就好像从冰山融入火炉,在这种温差的刺激下,三叉神经痛的发病频率也越来越高。

  三叉神经痛,很多人都不陌生,它是很常见的脑神经疾病,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。 三叉神经痛在各个年龄段都很常见,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。传说三叉神经痛发作的时候,比生孩子还要痛数倍,吃饭、刷牙、吹风都可能会引起发作,痛的想跳楼,想杀人,号称“天下第一痛”。实在不敢想象有多痛,反正小编是没有体验过。

  为什么说近期天气炎热容易引发三叉神经痛呢?因为三叉神经痛的发生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,很多病人在秋冬季节“犯病”,往往当气温降低,湿冷的刺激会导致三叉神经痛的发生。临床上,可以看到即使在夏季,有的人若长期直吹“电风扇”“空调”,也会导致疼痛发生。所以气候变化也是三叉神经痛的易发因素,或被风吹着,或是乍热乍寒,都可使疼痛加剧。

 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三叉神经痛的病例,就是和季节变化相关的。在6年前,家住上海的周阿姨因为不堪忍受三叉神经痛带来的巨大痛苦,在医生的安排下做了三叉神经半月结射频热凝术(由于担心开颅手术风险,所以选择保守治疗)。治疗后恢复较好,一直没有再发作。

  由于近期酷暑来袭,整个申城都像一个烤炉,室内外温差大,周阿姨频繁出入,再次诱发了三叉神经痛发作,吃药已无济于事。看着周阿姨每天在疼痛中煎熬,她的家人到处打听查找,终于找到了专业看诊三叉神经痛的蓝十字脑科医院,周阿姨下定决心:如果可以动手术,这次一定要做手术把病根去掉。

  

  患者术前核磁显示:三叉神经和周围小血管关系密切,与之接触,并见骑跨。

  在“蓝十字”住院后,由于疼痛带来的恐惧,周阿姨不敢吃饭,甚至喝水都小心翼翼。做完相关检查,排除了继发性三叉神经痛,确认药物治疗无效,手术指征明显,准备充分后,周阿姨被送进手术室。在沈建康教授主刀之下,借助德国蔡司双荧光显微镜(定位精准,避免对脑组织、神经、血管的牵拉和损伤),手术非常顺利。一周后,周阿姨就病愈出院,经后期回访得知:至今没有再复发过。

  

  术后CT显示:小脑及脑干形态如常,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病灶。

  三叉神经痛大部分是由血管压迫引起,所以三叉神经痛的手术,也称微血管减压术,它是目前三叉神经痛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。 1967年由Jannetta教授首次提出,手术适应症包括:经影像学检查确认三叉神经为血管压迫者;其它治疗效果差愿意接受手术者;压迫三叉神经产生疼痛的血管称之为“责任血管”。

  微血管减压术的方法是:

  麻醉下,于患者侧耳后、发际内纵行4cm的直切口,开孔,直径约 2cm,于显微镜下进入桥小脑角区,对三叉神经走行区进行探查,将所有可能产生压迫的血管、蛛网膜条索都“松解”开,并将这些血管以Tefflon垫片与神经根隔离,一旦责任血管被隔离,产生刺激的根源就消失了,三叉神经核的高兴奋性就会随之消失,恢复正常。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,并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觉和功能,不影响生活质量。

  三伏天,是三叉神经痛的高发季节,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专家提醒广大患者:三叉神经痛容易和牙痛、头痛、面部神经痛、舌咽神经痛、肿瘤疼痛、以及其他疾病相混淆,所以患者千万不可掉以轻心,一定要去专业医院检查,排除其他病变,谨防错治漏治误治。

上一篇:沪台同心 情系两岸 ——《戏说乾隆》导演李力安:我们的模范病人家属

下一篇:为5S管理喝彩:成效已初见 服务倍暖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