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 | 冬季养生的独特魅力在哪里?

2017-12-12 来源: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

  中医上有句谚语,“冬令进补,春天打虎”,即表示冬令进补可增强体质,提高机体在春天的抗病能力。上周六,蓝十字脑科“爱在蓝天下,健康伴你行”健康信息服务日活动之养生专场,主任医师(原上海市中医院专家,现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中医科特需专家)为居民们讲解了“冬令进补”相关知识。

  定居日本多年的张阿姨和老伴一大早从徐泾东赶来,“我检查发现多发性腔隙脑梗、颈部动脉斑块,经朋友介绍,曾在这住过一个多月,发现医院又好又方便。听说周六有活动,特意来的。”听了施主任的讲座,张阿姨表示十分受益,“我老是失眠,手脚冰凉,也曾看一年多的中医,确实有效果。西医是救急,但调理治本,还是要靠中医。蓝十字举办这样的活动真的太好了。”

  张阿姨的老伴发现颈部有动脉斑块,有人建议他多服用些三七,听了施主任讲座后,恍然大悟,“是药三分毒,中药也不能随便服用”。

  施主任以医圣张仲景“坐堂就医”的典故开场,她强调,中医冬令进补应该因人而异、辨证施治,彰显了中医的博大精深,不愧为“国之瑰宝”,受到一致好评。此外,活动当天,施主任特需门诊却只收普通门诊的费用,也是让居民赞许不已。讲座结束后,除了张阿姨夫妻,也有很多居民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挂号找施主任把脉问诊、开处方。

  科普讲堂

  ①什么是“五高、五低”?

  五高即高血脂、高血糖、高血压、高体重、高尿酸。

  五低即免疫功能降低、脏器功能降低、内分泌功能降低、脑功能降低、钙磷代谢功能降低。

  施主任指出,近两年,不仅高血脂、高血压、高血糖“三高”人群逐年增加,高尿酸和高体重也在增加,已发展为“五高”。而说到五低,老年人消化不良、记忆力减退、骨质疏松等都是其具体表现。她还举例说,临床上碰到很多老年记忆力减退患者,健忘、开着煤气煮东西忘了经常导致烧焦......从而很焦虑、害怕,担心会引起老年痴呆,其实这是老年人常见的脑功能降低的表现。

  ②“五高、五低”问题,如何调养、调理?

  a、辩证施治。老年人经脉气血循环降低,很多人受电视节目所谓名中医的误导,认为服用三七、红花、丹参等活血药物很好,实际上这治标不治本,三七或者中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,关键在于辩证施治,即根据体质、症候来辩,辩气血、阴阳,判断是气虚、血虚或者气血冬虚以及老年人最容易引起的阴阳失调等,需要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合参辩证。

  b、综合调理。比如,冬令气虚常用的有黄芪、人参、当归、丹参等,都是大补气血的,但要根据人的体质来,有的人吃了人参会上火,这时就需要加入降火的药。另外,现代中医也要结合现代科学的临床辅助检查,如果是高血压的,在中药里加入降压药,需要结合体质、辅助检查的结果等综合调理。

  c、健脾是关键。肾脏是先天的,由基因决定,很难药补回来;脾脏是后天的,可以通过后天调理,是后天之本。中医对脾胃的调理,吃得下,睡得着是最基本的。除了药补,也可以食疗,比如茯苓、山药等都是健脾的,同时,山药里面也可以加入黑木耳,可降低血粘度,软化血管,防止脑血栓。

  ③冬季适宜服用膏剂

  中药的剂型有很多,一般治疗用汤药,病情稳定后可以制成丸剂,特别是冬季可以制成膏剂。膏剂一般从冬至开始,吃到开春,大概2个月的时间,可以多放一些调补气血、阴阳的药物。

  ④冬令进补适宜人群

  a、体质虚弱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(如心脏病、风湿等)身体机能下降的老年人;

  b、长期处于高压下的亚健康人群,尤其30、40岁中年人;

  c、儿童及先天不足、先天脾胃功能低下的人群;

  d、月经不调、手脚冰凉的女性;

  e、因外科手术、产后以及大病、重病后等虚弱人群。

  施主任特别提醒:上医治未病,中医讲究未病防病,老年人到了一定年龄,血管硬化是必然的,有些人去做核磁检查,血管硬化、堵塞等,不要过分焦虑。焦虑情绪反过来也会引起气血问题。一旦出现上面的情况,可以先从体质开始调养,既可以选择中药调理,也可以食疗,此外,还可以选择针灸、艾灸等方法,防病于未然,但具体的还需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。

上一篇:就算“吹毛求疵”,这件事上我们“零容忍”!

下一篇:区社建委副书记视察蓝十字:党建引领典型示范 打造专业过硬队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