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“谁”偷走了老张的记忆?——罕见病甲基丙二酸血症

2022-07-29 来源: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

  50岁的老张正当壮年,近来却突然脑袋变得“不灵光”了,记不住事,理解力也大大下降。不仅工作无法胜任,连日常生活也变得困难重重……

  50岁的人分不清粗细长短

▲ 手脑并用的建筑工作

  从事建筑工作老张,平时工作需要手脑并用。可三个月前,他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头闷,大脑不清醒,伴视物模糊,分不清方向,记忆力衰退,甚至连眼前刚刚发生的事情都记不得。

  理解力下降,工作效率低,注意力不集中,讲话时找词困难,渐进性加重,伴左手活动欠灵活,使老张的工作能力直线下降。“我是钢筋工,可是那会的我,连钢筋的粗细长短都已经分不清了!”老张自嘲道。

  脑袋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?是什么样的怪病,跟橡皮擦一样,能把记忆一点点地擦掉?家人百思不得其解,辗转了多家医院,同样毫无结果。慕名之下,老张夫妇来到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,求医于神经内科张静波主任,以期明确诊断,找到答案,好做进一步治疗。

  担任神经内科7A病区主任的张静波,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诊疗工作,对神经系统疑难杂症有着丰富的经验,尤其在脑血管病治疗领域更是专精专长。

  抽丝剥茧 揪出罕见“元凶”

  入院查体表明,患者反应迟钝,双眼左侧同向偏盲,左侧上下肢轻偏瘫,左锥体束征阳性。头颅MRI显示:右侧额颞顶叶白质异常信号。MoCA痴呆量表评分20分,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。

  在仔细分析患者影像及病史后,张静波主任认为老张的病情不符合脑血管病特征。并当机立断,为老张展开脱髓鞘疾病、多种自身免疫性脑炎、副肿瘤综合征、脑肿瘤等多种疾病的筛查。

  在代谢性疾病检查中,发现老张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异常增高,为58.81μmol/L,属于重度异常。“正常人体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5-15μmol/L,58.81μmol/L属于严重超标!”张静波主任说。据此,张静波主任考虑“元凶”为遗传性氨基酸代谢异常的可能。

 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,张静波主任为老张展开了尿液有机酸分析、血串联质谱氨基酸和酰基肉碱谱分析等系列检查,最终结果印证了张静波主任的判断。老张不幸罹患甲基丙二酸血症——一种极罕见的疾病。

  遗传代谢病易引发多脏器损伤

  张静波主任介绍道,甲基丙二酸血症(MMA)是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,这个疾病主要是由于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(MCM)或其辅酶钴胺素(维生素B12)代谢缺陷所引起的。

  简而言之,甲基丙二酸是人体内的一种代谢产物。正常情况下,人体内产生的少量甲基丙二酸能及时排出体外,不会造成任何危害;而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由于自身代谢缺陷,不能将之及时排出体外,导致血液中累积过量,最后引发神经、肝脏、肾脏、骨髓等多脏器损伤。

  其症状在神经系统方面可表现为发育迟缓、智能低下、精神障碍、癫痫、运动障碍等。除此之外,还可表现为巨幼细胞性贫血、血小板减少、肝肿大、肾功能不全、免疫功能低下等。

  临床生化检查一般表现为:维生素B12、维生素B9降低,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,酰基肉碱谱中丙酰肉碱(C3)增高可确诊,并且血液中C3、C3/CO、C3/C2升高。

  同步结合影像学检查,扫描常见对称性基底节损害,主要表现苍白球异常信号,软化、坏死、白质脱髓鞘、脑积水等。

  对症施治 纠正酸中毒

▲ 经对症治疗,老张身体明显好转

  一般来说,甲基丙二酸血症急性期的治疗以补液、纠正酸中毒为主,必要时进行腹腔透析或血液透析。同时,应尽量保证热量及液体供给,以减少机体蛋白分解,必要时可给予小量胰岛素,限制天然蛋白质的摄入。

  张静波主任根据老张的个体差异和病情进展,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。采用低蛋白高热量饮食,并给予三B维生素等针对性治疗。治疗开展5天后,老张头闷明显好转,MoCA评分28分,同型半胱氨酸值也恢复正常范围(10.45μmol/L)。

  近日,老张已顺利出院。出院之际,张静波主任再三叮嘱,一定要坚持定时复查。

  张静波主任最后补充道,甲基丙二酸血症是一种罕见病,多见于婴儿,成人更罕见。早在2018年5月11日,该疾病就被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5部门联合制定的《第一批罕见病目录》。其临床表现存在很大差异,很容易被误诊。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呕吐、酸中毒、发育障碍、抽搐、肌张力异常和呼吸困难等症状,一定要尽早到医院检查,以排除甲基丙二酸血症可能。

  罕见病具有高致残、致畸、致死的特点,并具有终身性,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。

  在中国,罕见病其实并不罕见。国际公认的罕见病有7000多种,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,罕见病患者约在2000万左右。

  罕见病防控的关键在于精准诊断及预防,但罕见病的“痛点”就是“诊断难”。由于罕见病病因复杂,单一技术平台的短板,以及临床医生的认知度局限等因素影响,使罕见病患者极易被误诊,平均确诊时限需要5年,很容易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。

  幸运的是,现阶段在遗传代谢病(Inherited Metabolic Disorders, IMD)筛查方面,串联质谱已经发展成为理想的分析技术。

  作为一种高灵敏度、高特异性的快速分析技术,串联质谱可同时测定生物样品中多种目标代谢物。一次实验即可筛查出包括氨基酸、有机酸代谢紊乱、脂肪酸氧化缺陷在内的48种遗传代谢性疾病,检测速度快,2分钟左右即可完成1个样本检测,大大扩展了可筛查的疾病谱,提高了筛查效率。

 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为了让更多罕见病患者能尽早确诊、及时治疗,不断提升临床诊疗水平,现已推出串联质谱遗传代谢病检测项目,以造福全国罕见病患者。

  版权声明: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,如有版权纠纷,请及时联系医院。一经查实,将立即删除。

此文章仅作为临床学术研究、学术交流使用!

上一篇:飞越“迷雾” 联合血运重建大脑“高速路”

下一篇:女子头晕查出脑动脉瘤 神经外科团队介入拆除“不定时炸弹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