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内专家张静波 | 要有英雄胆色,敢于挑战,敢为患者先

2018-11-23 来源: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

  走进办公室,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,不是给患者家属耐心的讲解问题,就是认真的指导医生工作;空闲的时候,她还是伏案工作在电脑前,分析研究患者的病例。“作为医生,要有胆识,敢于挑战,更要救死扶伤,我愿竭尽全力救治患者,帮助他们减轻病痛,提高生活质量,只有真诚的对待患者、信任患者,他们才会更加的信任你、尊敬你。”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7A病区主任张静波说。

▲认真分析患者病例的张静波主任

他危在旦夕,她全力抢救

  “如果不是您,我丈夫可能早就身体瘫痪,性命不保,他可是家里的顶梁柱,孩子还小,要是他有个三长两短我们该怎么办?”,张阿姨看到死里逃生的丈夫,感动的立即跪在了张静波主任面前,激动的说。

  2007年12月某日凌晨4点,还在睡梦中的张静波被电话叫醒,她的医生告诉她有一个急诊病人王天明,急性脑梗死,情况很糟糕,肢体肌力等级评分为0级,也就说他一侧肢体已经完全瘫痪,并已错过医学上静脉溶栓的“黄金时间窗”,因为他已发病超7.5小时。

  张静波听完电话直奔医院,同时她用手机指挥临床一线医生进行应急处理。随后张主任对患者进行了多模式CT评估,判断他的条件已符合溶栓治疗,再加上自己多年的溶栓经验,她决定对其进行溶栓治疗。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精心溶栓,患者的上肢和下肢竟奇迹般的动了起来,他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,家属因此非常感激。

  “这是我进行超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患者之一,也是溶栓时间比较长的一个,虽然满足溶栓的要求,可他毕竟已错过溶栓的黄金时间窗,心理还是有些紧张。但患者当时情况危急,如不及时治疗,他一侧身体就会偏瘫、麻木,还会失语,严重时将会危及生命,为了挽救患者,我愿倾尽全力。”,张主任说,“之后患者把我推荐给他的朋友、邻居、同事,并说有类似的病一定要来找我,直到现在还会隔三差五打电话,早就成了老朋友。”

敢于挑战,找准研究方向,博学精进

  张静波对神经科的执着,可以用“从一而终”来形容,到目前为止她从事神经科的工作已长达35年之久。1983年,她毕业后进入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工作,这是一所集临床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医院,为她之后的医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

▲张静波参加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

  1989年,她获得了北京协和医院进修的机会,学习了一年的临床与半年的神经病理学,而正常的进修时间只有一年。“当时能在如此大的平台学习,对我而言是一件幸运的事情,这里的医生知识面宽,基本功扎实,对待医学研究更是严谨科学,在这里开阔了我的眼界,拓展了我的知识面,使我受益匪浅。”张主任回忆道。

  2002年,张静波到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科任主任,这是她工作生涯中重要的转折之一,这里也是她进行溶栓研究最初的地方,她终于可以潜心的进行自己的研究,医院对她的研究也是大力支持。

▲张静波参加中国医师学会神经病学大会(右二)

  据卫生部中心统计,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,患病者高达600万〜700万,每年死亡者近150万,也是成人残疾的首要原因,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。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占脑卒中发病率的70%左右,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,应在时间窗内尽早给予静脉溶栓,是国内外临床指南推荐的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案。

  但由于溶栓治疗有时间窗的限制以及其他各种原因,当时只有少数患者(2%左右)能够接受溶栓治疗,而溶栓治疗在我国开展的也比较晚,为了让更多患者获益,张静波带领团队不断学习、分析研究、临床试验,并开展了一系列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相关研究。

师从神经科领军人物王拥军教授,在脑卒中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

  虽然张静波在神经科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理论基础,但当时国内溶栓治疗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,医院中心条件和人员配备条件比较差,能参考的资料也很少,只能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救治流程和组织构架。对她而言一切从零开始,从病人的挑选,用药的选择,药量的多少她都亲力亲为,每天晚上都要去医院,因为患者的多模式CT当时只有她和少数医生会判断,只有认真负责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把好生命关。

▲张静波CT指导扩大时间窗溶栓案例引媒体纷纷报道

  研究中还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,溶栓治疗最怕的就是出血,但每个患者自身条件不一样,出血的风险也不一样,有的会发生出血的情况,也因此会被一些患者家属投诉;起初也不被同行认同,因为许多本市知名医院当时还没开展溶栓治疗;后来进行溶栓研究文章撰写也遇到了困难,一开始就被这方面的专家否定,之后不断修改完善。

  2007年张静波师从全国神经科的领军人物——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教授,他是国家最早“十一五”研究项目的领头人,她跟随王拥军教授学习并参与其研究项目。经过自身的艰苦奋斗以及团队的精诚合作,终于在2007年她在国内率先开展了《多模式CT指导的扩大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》研究,并在中华神经科杂志率先发表,填补了国内空白,该论文2013年获中华神经科杂志优秀论文三等奖。共发表论文20余篇,其中SCI一篇;主编著作1部,参编著作3部,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;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。自2007年承担国家“十一五”课题协作项目、国家新药平台、卫生行业科研专项、“十二五”、“十三五”等多项研究课题,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,并获科研经费150余万元。


▲张静波主任获得各种荣誉证书和奖状

  近年来,张主任做了一些病例总结,应邀在多种学术平台交流,被多家媒体转载,受到了广大医生的欢迎,他们认为非常接地气,直接解决了临床的实际问题,并于去年9月出版了自己的书籍《溶栓病例精选荟萃——卒中亚型与溶栓治疗》同时她还活跃在脑血管病领域,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,应邀在全国各地讲学,并连续多年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担任大会讲者及会议主持人,被多家杂志约稿,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。


▲张静波参加天坛国际脑血管病大会(讲者及主持)

 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张静波主任的带领下,经过不懈努力,神经科迅速崛起,被评为大连市神经科名科,也是当时三院唯一一个名科。整个学科发展、床位数、医生数量、效益较之前都有十几倍的提高,科室的床位数从最初的36张发展为165张,科室的病人明显增多,许多人都是奔着她去的,有时其他医院专家做不了的溶栓,也会推荐给她。

有这么一大批“铁粉”,总是信任她、依赖她

  张静波从事脑血管病已三十多年,而溶栓治疗也有20年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理论知识,成功救治的患者也数不胜数。她三十多年的努力与付出换来的不仅是医院的大力支持、同行的认同与尊敬、更是收获了一大批“铁粉”,他们信任她、追随她、更是依赖她。

▲张静波主任正在查房(左三)

  有这么一位王大爷,他挂号不为看病、吃药,只为了多和张主任聊聊天。王大爷患有轻度抑郁症,情绪会莫名低落,容易悲观,经过张主任多次耐心开导与治疗,情况好转。但自此只要他心情不好就会挂张主任的号,只要能和张主任聊聊天,他就心情大好,就这样张主任又收获了一个朋友,一个铁粉。

  还有一位患者,他叫安建国,对张静波的依赖更甚。他是一位由扩张性心肌病引起的脑梗死患者,张主任对其进行了溶栓治疗,效果很好,但因患者需要抗凝治疗,监测血凝指标,因此要定期来院复查,之后只要复查他必找张主任。更甚的时候,他会拿着其他病的化验单让她看,她说没问题了,他才放心,但也正因为他的信任,细心的张主任在一次检查中,发现他患有另外一种病。


▲张静波主任对患者进行认真、细心的检查

  一次,他一如既往的来找张主任复查,但根据他的临床症状判断,不是脑梗死,因为他反复出现下肢肿,而不是静脉血栓,皮肤还有溃烂,下肢无力。之后给他做了肌电图,发现是周围神经病,根据多年经验判断,这个周围神经病的病因并不简单,不能排除副肿瘤综合症,最后经过检查确诊为肺肿瘤,他对张主任更是感激不尽。还有一大批像王大爷和安建国这样的患者,他们是张主任的铁粉,总是信任她、追随她、依赖她……

活到老学到老,只有“治病救人”才觉得生命有价值

  “活到老学到老,医学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,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提高,才能跟上医学发展的脚步”,张静波主任说。“在微信朋友圈,经常会看到业内专家发的相关学术论文,还有许多医学技术新知识,只要有时间我都会下载并学习,从而不断提高自己,也只有继续工作在医生的岗位上,被病人需要,被同行认同,才觉得生命更有价值和意义。”


▲7A病区张静波主任带领的医护团队

  在谈及缘何加入蓝十字,张主任表示,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如此大规模的脑专科医院,医院“专家建院,技术立院,创新兴院”的先进经营理念吸引了她。同时医院拥有一大批像沈建康教授、孙晓江教授、杨忠旭教授……神经科领军人物,都是她学习的榜样;在设备硬件上,医院能很好的满足神经科的应用,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,如飞利浦全数字核磁共振Ingenia 3.0T MRI一台,飞利浦超高端128排256层iCT好几台,还有飞利浦双C臂血管造影系统(DSA)和高压氧舱群等等。

此文章仅作为临床学术研究、学术交流使用!

上一篇:正吃着火锅,一桌人全倒了,原来是……

下一篇:头痛不一定是颈椎问题,要是这个病就有点麻烦……